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SAF)青年志愿者队赴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进行拓展课支教活动。
为秉承和发扬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宗旨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SAF青年志愿者队赴漳州市南太武实验小学向3-4年级的学生开授了手工课、古琴课、安全教育课这三门课程,旨在丰富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本次课程采取主讲助教相配合的形式,参与此次兴趣课程支教的小老师共6名,小学学生共计100余名。
手工课—棒扭蝶花
扭扭棒是手工材料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教小老师们通过精美的扭扭棒制品的展示,吸引了小朋友们对扭扭棒的兴趣。在课程开授前,支教小老师们提前学习了扭扭棒蝴蝶的制作,并且将制作扭扭棒蝴蝶的各个步骤全都放在了精美的ppt上。在手工课堂上,支教小老师先给小朋友们看了几个精美的扭扭棒作品,让小朋友们对扭扭棒有了简单的认识。紧接着支教小老师耐心的带领着小朋友们制作扭扭棒蝴蝶,感受扭扭棒的乐趣。在课堂过程中,小朋友们认真听讲,悉心制作,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的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灵活运用了自己的想象力,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快乐。

(支教小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制作扭扭棒蝴蝶)

(积极展示自己作品的小朋友们)
课程结束后,支教小老师们也感触颇深。她们说到:“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别人上课,内心还是很紧张的,但是当拿起话筒看着下面坐的笔直的小朋友们时,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放松,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满脸微笑的看着我们的眼睛的时候,所有的紧张都瞬间消散而去。小朋友们都非常认真的投入到课堂中,并且也都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在支教小老师的引导下也愿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不会的同学,这让支教小老师感受到了极大地成功与喜悦。通过这次支教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更是让小朋友们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支教小老师也提升了自身的个人能力,帮助其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支教。”
古琴课—以乐传教,器以载道
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自古为文人所喜爱,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弹琴以修身,听琴以养性,久而自然生出琴心。而将古琴引入小学校园,这不仅是为古今的读书人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更是在这一个个幼小而柔软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名为古琴的小小种子。在课堂上,小朋友通过老师的讲解迈出了走向古琴这一艺术形式的第一步,为古琴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通过老师的演奏,小朋友们积极分享他们在琴声中体会到的东西,想象到的画面,于琴音中体悟自我之于世界的关系,领会自己存于天地之间的独特方式。古琴课堂以这样一个浪漫的方式来推动美育,这大概就是古琴对于校园的意义所在。

(支教小老师正在示范演奏乐器——古琴)

(支教小老师正在向小朋友们讲解有关古琴的乐理知识)
课程结束后,支教小老师们也感触颇深。她们说道:“听着小朋友用稚嫩的童声,唱出古琴的古曲时,内心不由得激起了自己独自弹琴时所没有的震撼,这次支教不仅是让小朋友们初步认识了古琴这个古老的乐器,教学相长,更是让我也对这床我手下的琴有了更多的感慨,听着小朋友们积极分享他们听琴时感受到画面,让我对这些古老的琴曲有了一些新鲜的认识,让它们产生了新的可能。这也许就是古琴进入小学校园的意义吧。”
安全教育课—珍惜生命,从我做起
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复杂的社会中存在许多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而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时刻要有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支教小老师们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三个方面对小朋友们展开教育。让小朋友们加强对于生活、校园以及身边各种环境的防范意识,加深他们对生命宝贵意义的理解。同时也通过通俗易懂的视频、图片以及互动提问的形式来协助课程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回答,表现出色。

(支教小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讲解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支小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观看七步洗手法视频)
课程结束后,支教小老师们也颇有感触。他们说到:“现在得益于国家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都很强,看到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通过此次支教,我们锻炼了个人能力,拓宽了视野,走出校园进行公益支教,丰富了个人经历,实现了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李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