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星期日,为了了解西埔镇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学习其乡村振兴精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SAF)“校友工作中心”三下乡小分队在西埔镇招商办主任徐朝华的带领下来到东山县顺源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参访学习。
7月9日上午9时,“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来到了东山县顺源水厂有限公司,福建东山县顺源水产有限公司,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水产资源集散地—东山县。顺源水产公司是专业从事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自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水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企业。公司占地面积 28000多平方米,配套各类生产车间面积18000多平方米,各种冷藏库容量15000吨,年产量可达3000吨。全厂现拥有员工1000多人,拥有一整套完善的生产和检验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产品享誉海内外。
在简单地介绍之后,车间负责人带着“校友工作中心”三下乡小分队成员前往换衣间更换雨靴、帽子等并进入虾仁与鱿鱼加工车间。

图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进入车间。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走进顺源水产有限公司的虾仁加工车间,时常可见车间工人们在一片烟雾缭绕中忙活着。工人们把经过验收合格的南美白虾进行剥壳并放在冰水中逐个清洗干净,准备将虾仁送进速冻机中加工即食青虾仁。

图为车间工人进行虾仁分拣工作。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部分虾仁在经过速冻后会直接进行冷冻做成青虾仁,部分虾仁在经过处理后会混入淀粉等原料加入滚揉机通过多次的翻动搅打制作成虾滑,这样的制作方法会使虾滑的口感更加的Q弹爽滑,也更加受消费者的喜爱”车间负责人介绍道

图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在滚揉机前学习。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在鱿鱼加工车间,“校友工作中心”三下乡小分队成员们深入学习了鱿鱼加工的流程并进入冷库感受了水产品保鲜的条件与保存环境。

图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在冷库体验。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为了确保海鲜的品质,顺源水产严格遵守国际先进标准,将现代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设备的优势运用到了海洋产品加工领域。公司形成了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水产品加工链条。整洁明亮的海鲜加工车间取代了传统手工作坊,大师工艺和智能管理相结合的加工模式既保留了手作海味的鲜美口感,又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用品质、安全和健康共同构成了产品的亮眼底色。

图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在办公室参观。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如今顺源水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南美白虾及虾仁系列产品行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参访完车间后,“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对顺源水产总经理进行了采访。对于疫情对产品出口外销影响的问题,顺源水产总经理回答道“疫情对产品外销的影响倒是比较小,疫情结束之后的出口问题较之疫情期间更为严重。随着疫情进口市场的打开,大量海外产品进入并冲击国内市场,去年大约有7万个集装箱进入中国,加大了海鲜加工的市场竞争,对产品的质量与低廉的价格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在车间参访期间,“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成员发现,工厂内部大部分工作人员为许多中老年人,就该问题“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进行了询问,得知该工厂主要招收当地熟练工人。因为其主要做的都是国际贸易,所以要求符合国际标准,而不熟练的工人在短期内没办法实现厚度、宽度、克数全部符合要求,这将会导致产品的次品率高,增加产品成本并且会影响产品出口外销。在禁渔期间,工厂会雇用当地技术熟练的渔民进行工作,让西埔镇的父老乡亲们有捕鱼之外的收入来源,维持长期的收入稳定。
除此之外,由于加工鱿鱼的条件较为艰苦,需要早上5点多在冰水里进行清洗、切块、装盒等一系列流程,所以会要求生产工人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当地渔民在长期的出海打鱼培养出来品质就十分契合该需求,同时该品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发挥着光芒。

图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队对顺源水产总经理进行采访。通讯员 王心月 供图
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