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有这样一处小城,它是漳州文明的发祥地,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国地标第一县、“江南红旗渠”——向东渠所在地,它就是“开漳圣地”——云霄。云霄自古以来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之地。该县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策略和项目,如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村小组道路、小型水利工程和文化设施等,有效解决了脱贫户面临的交通不便问题,改善水利条件,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振兴。
纪实:
【勾栏榫卯中烟尘缭缭,装饰剪瓷雕栩栩如生】
第一站,队伍来到了整体建筑为闽南古建筑的云山书院,如今依旧在市井之中散发着沧桑之美。队伍在古乐器的演奏中走进云山书院,在红砖古厝中,探寻闽南庙宇文化。云山书院又称太史公庙,为崇祀明朝翰林院编修、闽贤林偕春而建,占地面积 1300 多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闽南少见的方形楼阁建筑。队员们不仅欣赏到了神态逼真的剪瓷雕,还接受了来自传统闽南文化的熏陶。
【劈山跨海造长河,万人同心壮举多】
接着实践队伍走进了向东渠纪念馆参观有“江南红旗渠”之称的向东渠,向东渠是云霄县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设的一个大型引水工程。这样的工程规模,在闽南地区更是史无前例的,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劈开24个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设18座总长7335米的渡槽,筑成了这座巍然屹立了52年的精神丰碑。在纪念馆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向东渠建造过程中的艰辛,也为向东渠建造者们所体现出的“东渠精神”深深敬佩。
【醉恋下河杨桃甜】
沿着漳江支流,队伍在艳阳下来到下河村著名的杨桃基地,依赖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水果之乡”云霄县的“下河杨桃”享有盛名。得益于云霄县委县政府的发展布局,近年来下河村的杨桃产业打开了新局面。通过良种引入、合作社引导、互联网销售等方式,杨桃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其延伸的旅游产业,更让下河村乃至下河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内,下河村下河乡村支部书记蔡劲松就院内的展示区为队员们展开了介绍,在这里,同学们对当地杨桃的种植历史、品种有了基本了解,还知晓了到当地杨桃产业的发展规模、销售方式等信息,进一步深化了对云霄乡村文旅产业的认识。
【茶马古道展现畲族风貌,一事一物尽显山哈风情】
队伍的最后一站是坡兜畲族村,坡兜村是一个集历史、建筑、文化于一体的历史名村,交椅楼、钟馗庙、茶马古道等建筑最具民俗风情,是云霄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在与坡兜村书记钟艺文的交流下,队员们了解到坡兜村主要的物产经济为稻米、荔枝、金枣、龙眼,村中有钟氏畲族1400多人,以打造特色少数民族村寨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农文旅”发展新模式,结合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建设,从强党建、兴产业、抓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激活畲村振兴内生动力。
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也是一场让人热血沸腾的奋斗。从烟尘缭缭的云山书院,到人定胜天的向东渠,看过蓬勃发展的下河杨桃,走过畲族风情的坡兜村,乡村的发展是融合和创新的过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个努力和付出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乡村正散发着勃勃生机,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 陈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