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线雕的传承脉络,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深度对话,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团务中心“青春筑梦,非遗寻根之旅”实践队于2025年7月20日前往厦门聚宝堂漆线雕工作室,参观店内的各式成品,并专访该民营企业老板蓝永昌。
厦门漆线雕,是发源于泉州在闽南地区流传千年的漆艺艺术瑰宝,是以精细线条盘结、立体浮雕呈现为独特艺术语言,工匠以苎麻、土漆等为原料,经搓、盘、堆、塑等多道繁复工序,将历史故事、民俗符号凝于器物之上,被誉为“艺苑奇葩,中国一绝”,在2006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不仅是厦门地域文化的鲜活标识,更承载着闽地匠人世代相传的匠心与审美。

图1 漆线雕成品
摄影者:吴中豪
初入店门,店主蓝永昌便热情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店内展品。数百件漆线雕作品在射灯下流光溢彩,细如发丝的漆线在瓷瓶、木胎上盘绕出腾跃的龙鳞、翻卷的云纹,宛若凝固的金色河流。其中,墙上一张金光璀璨的漆线雕古代盔甲的照片格外引人瞩目,经蓝永昌先生介绍,这是2017年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会议中中方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礼。除此之外,厦门漆线雕也曾多次作为国宾礼品赠与各国元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向世界展现闽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2 中方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礼
摄影者:林嘉绮
观赏完漆线雕,实践队员围绕漆线雕的种类、工艺、起源等问题对蓝永昌先生展开采访,漆线雕常见于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婚礼等喜庆场合,成为传递祝福、装点氛围的独特载体,让老手艺在不同场景里焕发多样光彩。

图3 实践队队员们采访蓝永昌先生
摄影者:吴中豪
漆线雕的传承步履维艰,但厦门市一系列政策恰似雨后甘霖。厦门政府不断增加非遗专项资金投入为漆线雕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保护等提供了资金保障;而像蓝永昌先生这样的漆线雕手艺人与经营者,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将精湛技艺代代相传,用“守正创新筑匠心”的信仰,赋予传统工艺新活力。“希望漆线雕这项非遗技艺能够让更多人知晓,特别是年轻人,年轻一辈是漆线雕传承发展的关键。”蓝永昌先生秉持信仰,与政府政策同向而行,二者协同发力,让漆线雕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
金线在指尖缠绕,漆泥在案台涂抹,漆线雕手艺人于工作台勾勒精细,扎根在闽南文化大地上。点点星火汇聚成漆线谱系,凭借代代相传的坚守与创新续写传承新篇,让漆线雕故事不停,在青春接力中书写非遗华彩。

图4 大合照
摄影者:佚名
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林锶淇
校对 王艺璇 伊炜真 陈昭蓉 张婧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