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助力长乐地区农业现代化升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数字引擎驱动科技创新,科技赋农织就长乐新图”实践队奔赴福州长乐开展为期四天的实践周活动。实践队旨在通过调研参观访谈当地纺织企业,挖掘数字引擎驱动下的科技创新成果,探寻科技富农的实践模式,为织就长乐农业发展新图景贡献青春智慧。

领逸纺织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就实践队参观企业表示热烈欢迎并致辞
7月20日下午,实践队来到福建领逸纺织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公司人力行政总监负责接待。通过公司动态数据屏展示企业发展脉络:从企业简介,组织机构,发展历程,能源使用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从初创时的8台染缸到如今拥有3大智能车间,年产值达一万五千吨。目前拥有30多台高温染色缸,7台定型机,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硬件实力。同时配备中央控制系统,生管系统,染定系统,QC/QA管控系统,datacolor电脑测色仪测试系统,智能自动分缸分色仓储控制系统等先进智能系统与设备。公司未来的五年规划从多个维度展现出公司的发展态势、价值取向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我们不仅是织造与染整者,更是绿色智造的践行者。”企业人事行政总监金细明着重介绍能源革命成果:碳排放实时监测平台让每米布料都有“绿色身份证”。“提起纺织产业,大多数人可能觉得会对环境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公司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且大幅度减少了碳排放量。

公司生产副总就不同材质的半成品布向队员们进行辨认与讲解
在致辞之后,人力行政总监带我们参观一楼染整生产车间,热浪裹挟着工业特有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员工们熟练使用机器,高效的进行现代化生产模式;能源使用数据屏上,水循环利用系统项目彰显领逸践行“双碳”战略的坚定步伐。“纺织不仅是技艺,更是科技与责任交织的精密工程”。

图为领逸纺织有限公司染整车间开幅工序作业过程

实践队成员参观染整车间高温染色过程
紧接着实践队成员来到二楼实验室夹层。总监向我们介绍一台datacolor电脑测色仪格外醒目。听闻其价值性价比,我们不禁对它的功能充满好奇。这台精密仪器,如同纺织色彩的“裁判”,能精准检测色泽偏差,确保每一匹布颜色统一、品质上乘。在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纺织产品的今天,这样的“黑科技”,是企业把控质量的关键武器,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传统纺织产业的魅力。

实践队队员们在实验室中参观调色剂操作过程

实验室滴液机各色调色剂版式与编号
紧接着,参观主控室的ERP中央控制系统,为我们揭开企业高效管理的面纱。屏幕上,生产进度、库存数据、订单信息等实时更新,如同纺织企业的“智慧大脑”,让生产、管理环节清晰可视、高效协同。

图为生产副总黄颢向实践队指导老师解释ERP中央系统具体指标
随后,我们参观二楼智能仓库,这里是公司成品布的“大本营”。整齐码放的成品布,如同等待出征的士兵,井然有序。仓库管理,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企业的规划能力。人力行政总监为我们说明了具体合理的存储布局、库存盘点机制,保障了企业生产与供货的稳定,也让我们明白,纺织产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精细打磨。

人力行政总监在定型/品车间为实践队指导老师说明仓库具体存储情况

最后,实践队在领逸纺织有限公司大厅合影留念,结束了一整个下午的参观访谈。“今天我们不仅看见纱线如何织成布料,更读懂了纺织业的创新与数字化。领逸纺织以数字化为经、绿色化为纬构建的智造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案例。”实践队的成员们说。
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陈思睿
校对 王艺璇 伊炜真 陈昭蓉 张靖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