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青春筑梦,非遗寻根之旅”实践队于2025年7月23日奔赴厦门市博物馆,实地观摩漆线雕展品、开展问卷调查,探寻厦门非遗漆线雕的传承脉络,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温度,助力文化遗产活化传承,深入解锁这一古老非遗的传承密码与时代新貌。
厦门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聚焦闽台文化遗产,展陈厦门历史、闽台民俗等内容,是了解厦门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布局涵盖主馆及郑成功纪念馆等共七部分。主馆为二层钢结构建筑,设7个展厅;各分馆特色鲜明,串联起历史脉络、民俗风情与红色文化,全方位彰显厦门底蕴。
走进馆内,灯光落在木展柜表面,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参观者驻足在展柜前,轻触玻璃,细品展品细节。实践队员随着参观者沿阶而上,每上一级,仿佛都在向更深处的闽南文化靠近。
走至漆线雕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厦门蔡氏漆线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所作的《陈元光圣王像》,衣纹由细密漆线勾勒,龙纹栩栩如生,红面长髯威严,作品承载着对先贤的敬仰,尽显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随后,实践队员于馆内发放问卷,该问卷围绕受访者对漆线雕的认知与接触情况、博物馆漆线雕展示效果及相关互动体验需求展开,了解公众对漆线雕的认知现状。

图1:实践队员观赏《陈元光圣王像》
摄影者:杨青霞
数据显示,受访者普遍认可漆线雕的造型纹饰与工艺特色,这与先前张学平老师提过的“漆线雕最大魅力在于独特线条”形成呼应;值得关注的是,超 73.55%的受访者期待参与蔡氏漆线雕所提倡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此外,实践队将立足调研成果,推动调研结论转化为传承实践动能,助力漆线雕跨越认知围墙,在公众参与中持续焕发生机。

图2:实践队员发放问卷
摄影者:罗春华

图3:漆线雕吸引人的各方面占比统计
此次厦门博物馆之行,亦是深入漆线雕艺术的探寻之旅,参观者感受百年非遗深厚底蕴的同时见证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生动蜕变。实践队员以问卷为桥,聆听大众对漆线雕传承的思考,为这项传统技艺的当代焕新提供有益参考。那些缠绕盘曲的漆线以细腻的笔触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承载着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探向多元前景,让古韵在对话中流传不息,文脉在代际间璀璨生辉。

图4:大合照
摄影者:杨青霞
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林锶淇
校对 王艺璇 伊炜真 陈昭蓉 张婧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