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2点,我院专任教师阎虎勤带来了一场主题为《DID模型与论文写作》的讲座。我院近30位教师参与研讨,就方法、论文发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阎虎勤老师一直致力于经管领域研究方法的挖掘,他利用暑假时间,对多阶段面板数据(Multi-PeriodPanel Data)下的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模型,在Stata环境下,编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证程序(Code),内容包括reghdfe回归模型建立、didplacebo稳健性安慰剂检验、csdid分时间组的平均处理效用检验,以及异方差性检验等,最终完成事件因果分析(Event Causality Analysis)目的。目前,该方法在经管学科实证论文写作中较为流行,特别适合进行政策性事件的效果分析,因此,对该方法的学习和深入探讨极具应用价值。阎老师在对方法的深入钻研的基础之上,将该方法的原理、功能以及具体代码进行整合,通过研讨方式无私地分享给我院教师们,希望参加研讨的教师们能够学会该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做出合格的实证论文。在本次讲座中,阎老师通过一篇近期完成的working paper来说明DID方法的具体原理和用法,并为同事们展示了基于Stata环境下分析程序(Code)的编制。在阎老师的分享之后,参与的教师们也都积极提出了自己的心得和看法,与阎老师进行热烈讨论。

此外,以阎老师为主导,以“方法-文献-论文写作”为主线,我院拟成立科研小组,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科研写作方法的学习、优秀文献的交流、科研论文合作等学术扶助。该计划得到我院Ng Beoy Kui(黄梅贵)院长的大力支持,并鼓励各位教师抓住机会,提升自我。教师们积极响应,部分老师提出了自己对科研小组的建设建议,并表示愿意加入小组共同学习成长。
在黄院长的支持和领导下,为促进教师们的科研能力,我院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这些举措增强了我院学术氛围,也提升了教师们的凝聚力。此后,我院仍将以教师需求为基础,大力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科研服务。